喜怒哀乐-定义
喜、怒、哀、乐、惊、恐、悲在中国历来称做七情。喜是指欣喜的意思;怒只要是指个体情绪愤怒;哀是悲哀和哀伤之意;乐是开心快乐;惊多指惊吓时的感受和描述;恐是害怕、恐惧的感受;悲是悲伤、悲哀的意思。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异常的精神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 故养生者,应注意情志调摄,因为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怒伤肝: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喜怒哀乐-解释
在中医理论中喜、怒、哀、乐、惊、恐、悲七情。其中喜、怒、哀、恐、悲具有控制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功效如下:
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易于恢复身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
怒伤肝: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哀思伤脾:火气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即可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悲伤肺: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呼吸功能受损。《红楼梦》中多愁善感、忧郁伤身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晕、阳痿,并可致人于死地。民间常俗说“吓死人”,就是因为恐则气下。
喜怒哀乐-实例
人紧张或者愤怒的时候其实就是“怒”占个体情绪的主导位置,此时人体内部的肾上腺激素就会比心态平和的时候分泌的多,所以导致血压升高,面部赤红、浑身血液加速流动、肌肉紧张等现象。
悲伤的时候,大人都免疫力下降,导致疾病缠身,有很多癌症患者就是因为长期处于心境低落的状态,长期的免疫力水平底下造成的癌细胞滋生。但是由于心结解开了却发现病症好转了。
加拿大科学家经过七年研究,发现了人脑中的「情感与社交区」。这项发现对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脑神经结构差别有重要意义,对了解人脑中与社会关系有关的神经系统更为重要。
这项成果是由多伦多百克利斯特老年病研究中心的一个小组获得的。这个小组的发言人史达斯介绍,多年研究表明,人脑的额叶前部是反映个性的区域,其面积与一个弹子球相当。正是这个区域储存了反映人的细微情感差别的信息,如同情、移情、受骗、讽刺等。
研究小组还发现,前额受过伤的人,情感、脾气和行为易发生变化。研究人员对一些在施工或其它事故中前额受伤的人进行追踪调查后发现,他们当中极大多数人脾气和行为在受伤后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例如原本很喜欢交际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正处在热恋之中的人突然对情人冷漠。
喜怒哀乐-情绪养生之道
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贯穿在生活之中。避免过激情志的较好方法是:
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情况。事情过后,不要长期放在心上,自寻烦恼。
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要乐观。
要淡泊宁静,知足长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
另外,平日多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证脏腑安泰,促进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