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06-7-23 16:04:10
|
顯示全部樓層
子與吾等遠乎
----------------讀論語有感
記得在高二生物課上,我結識了一個深刻的名詞--基因突變。起初,我和許多同學都心有靈犀,認為這鐵定是一個標誌著厄運與隕落的陰郁詞語,事實上,它在人心目中也看不出有半點明媚。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基因突對人類來說並不一定是劫難,它也能是有益於我們的健康,只是長年累月以來,壞的基因大多都在時間的磨洗中被淘汰,剩下來的基因多數是優越的,所以當突變發生時多數會是向壞的方面發展,因而讓我們的思潮上產生了誤解,因為我們的基因都已是時間蒸餾下來的上品。的確,時間可以煉就出最有生命力的物質,而能夠通過這火海的提煉,仍然存活下來的,也必定是歷史的沉澱,智慧的濃縮,而孔子的學說也正是這一事實的產物。幾千年來,我們曾經對孔子學說進行過無數的批鬥和踐踏,但最終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它的正確性,正因為這些洗禮,它的地位才會有今天的崇高與穩健!
兩千年後的今天,我們都認識孔子,確認他的存在,都知道孔子學說是中華文化的結晶,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地拜讀過,消化過孔子的思想?很多人認為孔子離我們太遙遠、太古老了,遙遠得望不見塵埃,古老得有點兒不合時宜。所以,我們對他的認識就只是局限在描紅簿上“上大人,孔乙已……”這寥寥的文字中,至於<<論語>>?只不過是一本古老得發黃的書而已……可能是因為我們心靈的阻礙,使我們與孔子之間不知不覺地建立了一幅無形的墻,把孔子定位得遙不可及,甚至把他陳封在我們上古的回憶里,到頭來就只是遺留下他那個古老的名字。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地位太低?還是孔子的地位太高?我想是因為我們自己盲目地與他築起了一段這樣的距離……而從前我也是這樣的一個孩子。
子曰:”朝聞道,夕可死矣。”孔子的思想是仁,而更主要的是在於內心的修養,精神上所達到的境界,一語道破,即是教人如何以仁為中心,去切合實質生活。看似頗玄的道理,說白了也是這樣罷了,這不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事物種種嗎?只要我們放下心中那沉重的階級觀念,孔子也不是都能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嗎?所以說,我們對孔子陌生,是我們沒有深入到孔子的思想里頭。著名猶太心理學家維克多(Viktor Frankl)在<<追求生命的意義>>中寫道:”人只有一種東西是不可拿走,就是在任何環境中,選擇自己的態度和方法的自由。”就是因為態度和方法,不少人深感與孔子隔絕,與他毫無瓜葛,皆是因此。<<論語>>不在於長度,而在於深度;不在於意會,而在於領會。說深一層,<<論語>>其實不單只是一堆文字,一本書,它,其實可以是一個意境,一種味道;它,可以不需鐵劃銀鉤的刻畫,也不要璇花般炫耀,因為,它本身也可以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就正如接觸孔子一樣,與孔子形同陌路,是因為我們沒有去接觸他、去認識他,對他敬而遠之;不了解<<論語>>的深蘊,是由於我們沒有身體力行地去經歷他所意會的境地而已。皆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不權不度,何知之也?重點,是我們是否有去權與度。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學術、知識是不會自己來尋找你的,只有你去挖掘它存在,“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一個挖掘者就是要有“好古”的精神,才能挖掘到生命中寶貴的礦石,而“敏”更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提煉過程,不“好古”----沒有知識的原料,缺小“敏”----即使有原料也無所作為。
孔子,固然是四千年的人物,無論怎樣的時空交錯,怎樣的藕段絲連,也看似與我們扯不上半點的關系,但當我們真正地了解孔子,領悟<<論語>>後,又有誰不會發覺孔子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與他距離是那麼的近,那樣的迫真,那樣的真切。脫離肉體束縛,以純潔的靈魂交會,其實,孔子就在我們心中,生活中的每個人,也可以是“孔子”!
這,才不枉孔子對我們的澍濡與恩典。
ftp://movie:movie@61.175.222.10/ ... amp;#27882;/01.rmvb |
|